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二十四节气】梅雨世时节,夏至将至

hǎo

xià

zhi



HELLO SUMMER


梅雨时节,夏至已至

夏至,二十四节气之十,《恪遵宪度抄本》中说:

日北至,

日长之至,

日影短至,

故曰夏至。


古时又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。

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历史最为悠久。

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发现这天日影最短,因此将这天称作“夏至”。

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(或22日)开始,至7月7日(或8日)结束。

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。

最为古代最为古老的节气,漫长的历史岁月里,民间形成许多夏至习俗。


夏至时节降水增多,气候潮湿,阴气日盛。


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


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鹿角性属阳;雄性的知了感阴气而鼓翼而鸣;半夏是一种药草,性喜阴。


由此可见,古时人们就已经熟悉夏至气候。



嵇康在《养生论》中谈到对夏季炎热的保养:“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。”


夏至过后阳气开始衰退,所以养生也被提上日程。


夏至炎热,宜晚睡早起。


嵇康提到的方法就是俗语所谓的心静自然凉,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。


夏至时节正值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,空气潮湿。


这样的天气下,器物易发霉,人体也常感不适,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,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。


这时要格外注意饮食洁净,尽量不吃生冷食物,少喝生水,以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。


古代中医提倡滋补养生,而食疗正是其中主要方法。


所以当夏至来临潮湿的天气引起身体不适时,一些果蔬便纷纷登场。


中医学认为,凡有苦味的蔬菜,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,因此,夏至前后经常吃些油麦菜、芹菜、苦瓜等苦味菜,能起到解热祛暑、消除疲劳等作用。


苦瓜苦中带甘,略含清香,食之回味隽永。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,能调和脾胃,清除疲劳,醒脑提神,对中暑、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。

唐代韦应物《夏至避暑北池》说到:“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”


夏至后进入伏天,北方气温高,光照足,雨水增多,农作物生长旺盛。


而这时杂草、害虫迅速滋长漫延,需格外加强田间管理。


夏至后不久,玉米、夏谷到了播种的时候,棉花进入盛蕾期,防害虫成了首要任务,然而夏至却有他自己的特点,夏至过后田间青蛙增多,这种益虫能够捕食害虫,减轻农民的负担。


每逢重大节日,古时人民常常举办一系列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。


夏至作为一个传承已久的时节自然也需举办许多祭祀活动。


夏至时正值麦收,民间自古便有“夏祭”等祭神祭祖的典礼。


自周朝起,每逢夏至朝中,民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到了宋代,朝廷规定百官要放假三天


可见不仅民间,朝廷同样将夏至列为重要节日。


“长养功已极,大运忽云迁。人间漫未知,微阴生九原。”


夏至携带夏季的标配缓缓走来,它是棉花的花蕾,嫩而娇;它是田间的青蛙,活泼而不知疲劳,它让炎热的夏天开始了自己的表演。


人间六月,梅雨时节,暑热未起,夏至已至。



文案 / 曹家谦 檀香

编辑 / 陈晨

责任编辑 / 韩佳瑞 李雅婧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
往期精选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